9月剛過半,貝因美、李子園、莊園牧場、熊貓乳品、南方乳業先后披露董事長、總經理、董秘等核心崗位變動,涉及“創一代”交棒、國資股東發力、職工董事“反向逆襲”等多種劇本。中國乳業增速放緩、原奶價格連跌 18 個月、庫存高企的敏感窗口,集體換防到底在下一盤什么棋?
01
五紙公告里的“同一時點”
把時間軸拉齊會發現:
- 9月5日 南方乳業一口氣完成“兩會一層”大換血,新班子平均年齡47歲,比上屆年輕6歲;
- 9月8日 熊貓乳品職工代表大會把剛辭董事的陳平華“票”回董事會,身份從資本代表變身工人代表;
- 9月10日 莊園牧場董事會“秒批”總經理變更,甘肅農墾集團不再幕后遙控,派出莫彥卿走到臺前;
- 9月15日 貝因美董秘、職工董事同日調整,金志強“讓位”85后方路遙,鮑晨以車間主任身份直抵董事會;
- 9月18日 李子園拋出8名非獨董+獨董候選人名單,創二代李博勝赫然在列,正式開啟“父子同臺”壓力測試。
五家公司市值合計不足500億元,卻占了A股乳品賽道的“區域龍頭”半壁江山,如此高密度的權力交接,在乳業二十年來尚屬首次。
02
人事變動的三張面孔
① 國資系“接管”——莊園牧場、南方乳業
甘肅農墾集團年內已三度增持莊園牧場,持股比例升至29.23%,此番把控股公司副總莫彥卿推上總經理席位,意味著國資不再滿足于財務投資,而是要直接操盤經營。南方乳業的大股東貴州農投同樣動作凌厲,新董事長耿坤上一職務是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產業處處長,行政色彩濃厚,暗示政府欲把“奶罐子”納入更嚴格的戰略管控。
② 家族系“交棒”——李子園、貝因美
李子園創始人李國平已59歲,其子李博勝進入董事會并主管電商渠道,明線接班、暗線試水新消費。貝因美創始人謝宏2018年復出后二次退居幕后,85后副總方路遙出任董秘,意味著職業經理人團隊正式掌握對外資本溝通權,為“去家族化”再進一步。
③ 員工系“逆襲”——熊貓乳品、貝因美
熊貓乳品讓辭任董事的陳平華以“職工董事”回歸,表面是程序補缺,實質是平衡資本方與一線員工在低溫戰略上的路線分歧;貝因美把車間主任鮑晨選為職工董事,則給“智能制造”改革貼上民意標簽,為后續可能的產線大裁員提前鋪墊溝通通道。
03
行業寒冬里的“換帥經濟學”
2024年中國乳制品產量增速僅1.2%,創2008年以來新低;主產區原奶收購價跌破3.8元/公斤,較2021年高點回撤27%。高庫存、價格倒掛、渠道竄貨三座大山下,區域乳企比全國品牌更脆弱。
換帥,成為刺激資本市場的“低成本”選項:
- 貝因美公告次日漲停,市值一天回血11億元;
- 莊園牧場董事會決議披露后,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額創兩年新高;
- 南方乳業雖為新三板掛牌,做市指數也跳升6%。
資本市場樂見“新故事”,但真正的考驗是庫存去化與渠道利潤修復能否在下一個財報季兌現。
04
風險與警示
戰略斷層:國資背景掌門人到任后,慣用“規模優先”思路,可能與原品牌高端化路線沖突。
治理內耗:家族二代與職業經理人權力邊界不清,易導致渠道政策朝令夕改。
合規紅線:職工董事同時擔任高管,在關聯交易表決時身份重疊,容易觸發監管問詢。
業績變臉:新班子普遍把“減值計提”前置,2025年報或出現集體利潤滑坡,投資者需警惕“洗澡”風險。
05
奶業進入“政治季”
行業景氣度越冷,人事變動越像一把“手術刀”。國資、家族、員工三方力量同時在董事會加座,標志著中國乳業從“增量時代”的跑馬圈地,轉入“存量時代”的治理博弈。下一個旺季來臨前,誰先完成庫存去化、渠道重整、品牌升級,誰就能在2026年原奶反彈窗口搶到定價權;而遲到者,可能連被并購的議價資格都會喪失。
五家公司同月換帥,不是巧合,是倒計時開始的槍聲。
在線咨詢